• 生态环境部:探索研究更多适合我国国情的海洋碳汇领域方法学,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支持海洋碳汇等对减碳增汇有重要贡献的项目发展,对我国实现国家自主贡献具有积极作用。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在支持符合条件的红树林营造项目参与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的同时,对方法学编制工作加强规范和引导,鼓励各类社会主体在对接国际通行规则的基础上,探索研究更多适合我国国情的海洋碳汇领域方法学。
  • 中欧对话合作推动全球气候治理,4月8日至11日,来自欧盟及其成员国法国、德国、荷兰、丹麦的气候特使代表团成功访华。中欧在推动全球气候治理、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广阔的合作潜力。中方愿与欧方一道,深化在国际气候谈判、碳市场、适应气候变化、气候投融资等方面的对话合作,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积极贡献。​​​​
  • 第三次海洋污染基线调查进展顺利,去年以来,生态环境部组织国家和地方的监测机构、高校和科研院所等60多家单位共同参与三基调查工作,完成了我国管辖海域春夏秋三个航次841个点位的海洋环境污染调查,82条入海河流、102个入海排污口等的重点入海污染源调查,和全部大陆岸线的卫星遥感调查,以及重点岸段岸滩的无人机调查等,内容非常的丰富,累计获取各类调查样品17万余份、调查数据超过31万条、各类影像资料约3.4TB。
  •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执法质效全面提升,2023年,检查海洋工程建设项目3600余个次,倾倒区和倾废项目690余个次,踏查海洋自然保护地1300余个次,查办非法倾废案件95起、涉嫌破坏公用通信设施案件33起。巡查砂场、码头、施工现场等处所3800余个次,检查各类船舶1.68万艘次,查获涉海砂案件98起,查扣涉案船舶95艘、海砂45.2万吨,同比均大幅下降,重点海域的非法盗采海砂多发势头得到遏制。
  • 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召开2024年一季度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形势分析会,4月26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负责同志主持召开2024年一季度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形势分析会。
新疆环境工程平台 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