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在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时提出建设“绿色金砖”
当地时间2024年10月22日至2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在俄罗斯联邦喀山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就未来金砖发展发表重要意见时,提出建设“和平金砖”“创新金砖”“绿色金砖”“公正金砖”“人文金砖”五点建议。在建设“绿色金砖”方面,指出金砖国家要做可持续发展的践行者。中方愿发挥自身优势,同金砖国家拓展绿色产业、清洁能源,以及绿色矿产合作,推动全产业链“绿色化”发展,充实合作“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25—2027)》提出“绿色发展伙伴行动”
2024年9月4日至6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九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召开。峰会通过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25—2027)》提出,中非将在未来3年共同推进“绿色发展伙伴行动”,包括支持非洲提高气候适应能力,实施30个清洁能源和绿色发展项目,设立中非绿色产业链专项资金,与非洲国家共建30个联合实验室,建设中非卫星遥感应用合作中心非洲中心,开展海洋空间规划合作等。
COP29达成2025年后气候资金量化目标(NCQG)等一揽子成果
当地时间2024年11月11日至24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大会就新的气候融资集体量化目标(NCQG)、《巴黎协定》第六条国际碳市场机制等关键议题,达成了名为“巴库气候团结契约”的一揽子平衡成果,特别是达成了2025年后气候资金目标及相关安排。大会期间,中方代表团积极推动气候谈判,为推动大会取得最终积极成果提供了强大动能,获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肯定和赞誉。
中国发布COP15主席国主要成就报告
当地时间2024年10月21日至11月2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16)在哥伦比亚卡利举行。大会期间,中国圆满完成主席职责交接,并按照国际惯例正式发布COP15主席国主要成就报告。2018年11月至2024年10月,中国作为《公约》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候任主席国和主席国,先后担任3年候任主席国、3年主席国,推动达成“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等一揽子里程碑意义成果,正式设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牵头发起“昆蒙框架”实施倡议,积累了丰硕的主席国政治遗产,赢得国际社会高度赞誉。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召开
当地时间2024年12月14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在沙特首都利雅得闭幕。大会通过39项决议文件。近200个国家承诺将土地恢复和抗旱能力作为优先事项,并承诺提供超过120亿美元的资金用于应对全球荒漠化、土地退化和干旱问题。大会期间,中国代表团深入参与《公约》核心预算等议题,发挥了建设性引导作用。
全球气温再创新高,面临1.5℃控温目标新挑战
世界气象组织2024年12月30日发布新闻公报,2024年将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而包括2024年在内的过去10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10年。此前,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预测,2024年的全年平均气温将比工业化前的1850年至1900年间气温水平高出1.5℃,甚至1.55℃以上。1.5℃的温度阈值被科学家们认为是地球温度的一个关键临界点,超过这个阈值,极端高温、洪水、干旱、野火等灾害将变得比现有认知下的情况更加不利于人类生存。
全球“塑料公约”谈判未能如期达成一致
当地时间2024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韩国釜山举行的塑料污染政府间谈判委员会第五次会议(INC-5),未能如期达成协议。2022年3月,第五届联合国环境大会通过第5/14号决议,决定在2024年底前制定一项关于塑料污染,包括海洋塑料污染在内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文书。然而,经过两年时间的5轮正式磋商,各方仍在部分关键议题上存在显著分歧,最终未能在釜山会议上成功达成一致。
昆明基金正式启动并已发布第一批支持项目
2024年5月28日,生态环境部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多边信托基金办公室在北京签署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有关合作协议,标志着昆明基金正式启动。基金成立了包含中国、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公约》秘书处、柬埔寨、哥伦比亚、埃及在内的理事会,制定了基金规章制度,审批通过了昆明基金首批支持的9个项目,共覆盖中东欧、亚太、非洲和拉美区域15个国家。目前,昆明基金已批准启动了第二批项目的征集,将继续围绕生物多样性主流化等“昆蒙框架”关键目标,支持实施一批“小而美”项目,持续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落实“昆蒙框架”提供动力。
中国科学家首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当地时间2024年12月10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纽约总部举行隆重典礼颁发“地球卫士奖”。中国科学家卢琦荣获“科学与创新奖”,是首位获得这一奖项类别的中国人。卢琦是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和三北工程研究院的创始院长,在推动实施世界上最大的造林项目、建立荒漠生态研究网络和伙伴关系,以及促进多边合作以遏制荒漠化、土地退化和干旱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第六届联合国环境大会在肯尼亚召开
当地时间2024年2月26日至3月1日,第六届联合国环境大会在肯尼亚内罗毕召开,本届大会主题为“采取有效、包容、可持续的多边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污染”,来自193个联合国成员国代表表决通过了15项决议和两项决定,涵盖了解决“气候变化、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丧失、污染和废物问题”这三重地球危机的多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