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加快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日期:2024-08-20     来源:中国环境     浏览:133     评论:0    
核心提示: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绿美东莞生态建设等重点工作,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取得新成效。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绿美东莞生态建设等重点工作,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取得新成效。为充分展现东莞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环境保护工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东莞市环委办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典型案例征集,经两轮评审,共评选出10个十佳案例、10个优秀案例。我们推出十佳案例系列文章,全面介绍东莞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创新实践、示范项目和经验模式,敬请关注。

东莞是制造业大市,也是工业固废、危险废物产生大市。东莞要推动“无废城市”建设,就要推进城市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安全处置,海心沙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就能很好地实现这些目标。

 

走进海心沙资源循环利用基地,一幢幢厂房被郁郁葱葱的树木环绕着,四周被江水围绕,这个看似公园的打卡点,却是全国首批50个国家级资源循环利用基地之一,也是广东省第一个、目前唯一一个国家级资源循环利用基地。

东实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长熊彩虹表示,海心沙资源循环利用基地集废物处置与利用、环保技术研发与转化、环保产研教等为一体,可在基地实现水、电、蒸汽、天然气等四类资源循环利用,并将处置废物过程中产生的炉渣、飞灰、臭气等三类二次污染物全部实现无害化、资源化利用,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与污染物良好协同处理。

 

例如,垃圾倒进密封的垃圾仓内后,利用负压技术确保臭气不外逸,垃圾将在仓内发酵5天到7天,滤出水分,发酵产生的沼气等臭气,则由抽风系统抽进炉内助燃。垃圾渗滤液经过废水中心深度处理,达到城市杂用水标准后回收,在岛内循环利用,岛内清澈的景观池塘及热电厂的冷凝水,都由垃圾水“变身”而来。炉渣更是“宝贝”,经无害化处理被加工成环保砖,出现在各景区的散步道上。而让人闻之色变的二噁英,“死穴”是不耐高温,焚烧炉内850摄氏度的高温足以将其“秒杀”。

“焚烧垃圾产生的蒸汽除了可以用来发电外,还可以向周边企业提供移动供热。”熊彩虹表示,移动供热就是把饱和蒸汽,充到移动储罐里面,载运汽车运输到企业。这样的供能方式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成本,相对用天然气锅炉来说,用移动供热可以节约20%-30%的成本。

 

目前,海心沙资源循环利用基地每年可处置200万吨固体废物。其中,每年可处理危险废物38大类共33.459万吨。危废处理能力约相当于东莞市当前危废产生量的50%,有效降低产废企业将危废外运出市处置的安全风险和运输成本。

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叶志锋表示,海心沙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实现了东莞市新增生活垃圾“全焚烧、零填埋”的战略目标,补齐了东莞市固废处置短板,为东莞市“无废城市”建设奠定了硬件基础,为东莞实现“双碳”目标创造了条件。

循环经济是以“取—制—取—制”的循环生产模式替代传统的“取—制—废”线性增长模式,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以“无废城市”建设为契机,东莞系统谋划、统筹布局,扎实推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全方位打好“治废”组合拳,加快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预计在2025年,东莞将建成固废产生少、回收利用多、填埋量趋零的“无废城市”。

 
打赏
 
更多>同类环境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环境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