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成都市一食品公司反映,自家企业内部有一处封闭空间,环保部门去检查时要求原则上将其封死,避免有害气体散逸对空气质量造成影响;应急部门去检查时则要求加强通风排气,避免有害气体在有限空间内淤积、浓度过高,对误入人员或作业人员造成威胁。到底是封死还是开窗通风?双方标准不一甚至互相冲突给企业实际操作造成了困扰。
问题最后是怎么解决的?事实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小环环立即快马加鞭为大家查明了来龙去脉↓
起因:污水处理产生有毒有害气体
该企业虽为食品企业,但生产流程中涉及到污水处理,污水处理过程中则涉及到有毒有害气体排放,比如常见的硫化氢、氨气、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这些都是大家熟知的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的气体。
为避免这些气体扩散外溢,影响到该企业附近的普通居民群众,环保部门在环评文件中要求企业对污水处理站进行了加盖密闭,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收集,并通过UV+活性炭吸附工艺进行处理,待各项数据检测达标后再通过15米高排气筒排入大气环境。
《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也明确了:含 VOCs废水储存和处理设施敞开液面上方100 mm处VOCs检测浓度>200μmol/mol,应符合下列规定之一:a)采用浮动顶盖;b)采用固定顶盖,收集废气至VOCs废气收集处理系统;c)其他等效措施。
所以,环保部门的要求是有理有据的。
冲突:密闭空间有安全风险?
上面提到,环保部门为了保护周围居民的安全,要求将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工艺环节密闭起来。然而,应急部门邀请的专家在帮助企业检查安全隐患时却提出: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工艺处于密闭状态,会造成空间内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上升,对误入人员或作业人员造成健康威胁,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专家建议企业安装有毒有害气体报警装置并设置强排风扇将气体排放出去,降低有毒有害气体浓度。
从理论上看,环保部门的专家要保护周围居民安全,于是建议密闭;应急部门要保障企业员工的安全,于是建议通风排放。两者的出发点和解决方式都没错,难道问题就无解了吗?
误会解除:密闭空间并没有完全密闭
了解到企业的困惑之后,成都市环保部门与应急部门前往现场联合调研并进行了沟通讨论,最后发现,其实环保部门要求的“密闭空间”并没有形成物理意义上的完全密闭。
从废气处理流程图可以看出来,风机在源源不断地形成负压,将密闭空间内的有毒有害气体向外吸,而有毒有害气体向外流动过程中必然会经过废气处理设备,于是废气“被迫”接受了处理之后,又被风机从15米高的烟囱“推了”出去。
这一过程本身,就起到了降低密闭空间内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的作用,也就不会造成密闭空间内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超标了。
误会解除之后我们发现,按要求设计的废气处理设施不仅阻止了有毒有害气体逸散影响周边居民,也保障了企业内部的毒害气体浓度达标,可以说是
“环保与安全两手抓、两不误”了。
环保与安全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环保的目的本身也是为了保护人们的健康安全。因此,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将两者都考虑到位,如果发现有冲突的地方,也应当积极寻求有关部门的帮助,及时找出解决办法,为企业健康发展、员工放心工作、居民正常生活,承担起社会责任。
原标题:环保标准与安全标准冲突,企业应该听谁的?